户外常识 分类>>
你关心的成都全民健身焦点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你关心的成都全民健身焦点问题权威解答来了!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由市体育局牵头编制,就促进成都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高水平发展、增强成都市民健身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出了5年目标和“五大行动”。针对《实施计划》中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作出解读。
解读:在《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实施计划》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开元棋盘,其中《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由93%提高到9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9平方米提高到2.6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由2名/千人提高到3.25名/千人,体育产业总规模由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
同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升级到“优良率达到57.5%”,更强调青少年拥有强健的体魄开元棋盘,而不仅仅停留在合格率的层面。
另外,《实施计划》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身圈”,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健身需求。
解读:以前我们说打造“健身圈”没有分这么细,这次把市民健身在时间、空间上的需求都进行了科学匹配和量化。而提出健身圈的目的,则旨在侧重设施全域覆盖、运动项目场地设施配比优化、体育专业运动场景体验更佳。
社区层面:建设方便快捷、举步可就的“5分钟便捷健身圈”,让市民在所在社区、居住小区通过步行方式,就能找到健身场所或设施;
街道(乡镇)层面:建设功能齐备、类别齐全的“15分钟功能健身圈”,让市民通过自行车、公共交通等方式在15分钟内能找到富涵各类运动项目的标准健身场地,如多功能运动场、体育综合体等;
区(县)级层面:建设服务优质、配套完善的“30分钟品质健身圈”,让市民通过自驾或快速公共交通方式能抵达大、中、小型专业体育场馆(群),享受专业体育健身场景。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都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在这方面,《实施计划》中成都将有哪些行动?
首先,重点推动“家门口”运动空间建设,推动每个社区(村)至少建成 1 个“社区运动角”,推动城乡全民健身设施一体化、均衡化,使各区(市)县的居民都能就近找到可以健身的器材设施。
第二,着力推动公园城市“镶嵌式”体育设施建设。我们计划丰富城市公园的健身场地类型,公园里不仅有跑道、全民健身设施,还有球类项目、水上运动、跑酷等相关设施。我们计划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 处,将天府绿道打造成运动场。各区(市)县新建或改建符合国家、省建设标准的体育公园不低于3个。我们还计划支持打造一批多功能体育公园,将运动锻炼、亲子活动、体育培训等融为一体。
第三,持续推进“三类”体育设施建设。我们计划深入实施覆盖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满足赛事—竞训—健身需求的“三类”体育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区(市)县级“一场一馆一池”全覆盖,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功能设施配套,为市民提供高品质运动健身场景。
第四,稳步推进智慧场馆建设。聚焦大运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率先打造一批集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健身预定、赛事活动信息发布、流量监测、健身影像分享于一体的“运动场即摄影棚”的示范性智慧场馆。我们还计划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的评估督导和绩效考核,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效能。
第五,不断提升健身设施管理使用效率。鼓励配建健身小径、笼式足球场、笼式篮球场、网球墙等“室外智能健身房”。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属地运营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探索开展室外健身器材“一键报修”工作,以避免出现器材损坏长时间得不到修缮的情况。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解读:“以名赛带动民赛”是成都市的新提法开元棋盘,是与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相呼应的举措,希望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契机,提升全民健身赛事的举办水平和市民参与度。
首先,成都将举办“五大赛”,我们希望通过承办国际大赛,增加成都市民的观赛机会和观赛体验,从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中体验竞技精神和运动的魅力,从而激发市民参与运动健身和体育比赛的动机。
第二,我们希望通过筹备、举办这些高水平赛事,培育出一批成都市自己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志愿者。鼓励他们投身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用丰富的经验来提升全民健身赛事的水平,包括赛事组织、赛事规范和安全保障等,从而提升市民的参赛体验。
希望通过激发健身动机和提供赛事支持两方面,能够引领成都市民由观赛人群转变为参赛人群,推动形成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互促互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以名赛带动民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