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公益素养|儿童公益素养教育需要全球视野
公益素养|儿童公益素养教育需要全球视野2023年7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师大厦召开中小学生公益素养教育座谈会,该活动由老牛兄妹基金会支持。上海斐蓝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达美诺慈善教育发起人李颖生用全球的视野分享了儿童公益素养教育,并重点介绍了美国的公益慈善教育。
本次分享首先界定了青少年公益教育的边界,将慈善教育描述为:它发生在青少年参与慈善的过程中,刻意帮助青少年获得成长的活动。其次开元棋盘,在公益慈善教育案例分享环节选取不同角度的6个案例进行介绍,案例包括服务学习(NYLC)、青少年资助(MCFYP)、社区(Girl Scouts)、学校(Learning To Give)、家庭(Doing Good Together)和犹太青少年慈善教育。
今天,我首先界定一下青少年公益慈善教育的边界,然后分享几个标杆性的案例,最后再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观察。
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公益教育,可以是教青少年如何做公益,也可以是以公益参与为载体,帮助青少年获得成长。我今天讨论的,是后者。所以,我们先界定一下今天讨论的边界。首先,我们的教育场景是在公益参与的环境当中。其次,青少年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获得成长。我特别强调一个「刻意」,也就是说,我们会刻意设计一些场景,运用一些方式,让青少年的成长发生。从成长的视角,我们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使青少年获得成长;从慈善的视角,我们青少年参与公益慈善是落在这四种形式上:一种就是公益传播,第二种是直接服务,第三种是倡导,最后一种是募款捐款和资助。
在今天的分享当中,我还要加入一个场景的视角。美国青少年公益参与,是有系统支持的,往往从家庭为出发,再到学校,再到社区,还有一些全国层面的支持。
基于这三套视角,今天我重点分享这几个案例。从参与方式上,选择服务学习和青少年资助这2 种形式;从发生场景上,选择了 3 个代表:社区里的女童军、K12学校里的Learning to Give、以及家庭场景里的Doing Good Together,最后再加上一个犹太青少年慈善教育的案例。我选择这几个组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全国层面的公益慈善教育组织,我们今天的讨论,一定希望能对标有全国影响的组织。二是这几个组织我都有接触,而且好几个也是我们深入合作的伙伴,所以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开元棋盘。
服务学习的部分,我主要介绍全国青年领导力中心(NYLC)的例子。NYLC成立于1983年,他们的服务学习模型包括:首先服务要有意义,第二,要和学科有关联,第三,还要承载公民的责任感。同时,现有模型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有所延伸,添加了与时代更加紧密的内容,比如社会情感学习、大学和生涯准备。最近几年,他们还增加了对于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内容,这是他们与时俱进的框架。
NYLC为K12教育制定了服务学习标准。网站上也可以看到,比如服务要有意义、要和学科关联,同时要持续、要保持一定的强度,还包括要有学生自主的声音,它都列出了一些指标。NYLC是一个严谨的机构,它对服务学习的推广,主要是借助推动教师职业发展来实现。它有一个认证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成为他们的认证老师。
它还有一个特点,希望推动青少年领导力。这个组织里,有几项大型的活动和事件,比如全国青少年领导力峰会开元棋盘。疫情期间,我自己也参加过一次线上峰会,它会教青少年如何理解社区议题、分析问题,教给他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它会创造一个场域,让全国各个州、不同背景的青少年能够一起去讨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他们设立了青少年咨询委员会,所有青少年相关的服务项目,都需要青少年给他们提出建议。最后,NYLC也鼓励学生用服务学习的方式去解决社区的主要问题。
接下来是女童军的案例。女童军是一个结构完备、但组织比较灵活的组织,公益或社区不是女童军主要的目标,但这些内容渗透在大多数活动中,同时女童军也非常注重女孩的成长。
在组织结构上,女童军首先有全国的总部,总部主要做课程研发体系的搭建,它的师资培训非常专业。接下来有地方的分会和service units,包括女童军的小军团。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好几代都是女童军。她们在自己小时候是妈妈带着成为女童军。自己有女儿以后,有时候会外婆、妈妈、女儿三代一起做女童军。女童军的体系非常完整,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不同的那个年段都会有非常丰富的活动设计。最近这些年,它越来越多的鼓励女孩的领导力,鼓励包括STEM、创业精神等与时俱进的内容。
大家有没有人吃过女童军饼干?你们猜猜它每年的营业额有多少?有8亿美元。为什么我会分享营业额?因为女童军让卖饼干这件事,发挥了很大的杠杆作用,非常有创意。首先,女孩子们获得了成长,譬如学习营销、沟通、创业精神;其次,卖饼干的收入,很好地解决了运营经费的问题。女童军有个概念我觉得特别好,就是它要给女孩尊严,要给女孩最好的东西,包括它的都是请最好的设计师来设计的。还有其他的专业服务、包括孩子们的活动,也都需要花钱,她们非常有创意的解决了。
下一个是青少年资助的案例。全球的青少年资助的发源在密歇根州,它是基于社区基金会发展起来的。基于社区基金会意味着什么?活动的场地、青少年资助活动的导师,都在社区基金会解决了。同时,他们要求青少年基金的资助,必须要用于解决社区中的青少年议题,由青少年独立决定。他们鼓励从青少年的视角去发现成年人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每年也有领导力峰会,这些活动全部由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设计举办。
为什么青少年资助会成为一个全球运动?这与早期的几个关键决策有关。青少年资助早期的这几个关键的人包括是Russel Mawby,他是凯洛格基金会的总裁。然后是Rob Collier,他是密歇根社区基金会联盟的总裁,最后是Kathy Agard,她是教育学博士。这个组合里面有基金会的视角,也有青少年的视角,因为Rob对美国的青少年志愿服务经验非常丰富。Kathy则代表了教育视角。他们在青少年资助开始的时候,就融入了不同的视角,而不只是从资方或者从公益行业的角度去做设计。
最值得一提的是,MCFYP极为重视评估和记录,项目一开始,就已经开始收集数据,并聘请了项目评估专家跟踪项目。同时,MCFYP 指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培养有领导力的、有责任感的青少年,尤其是能进入公益行业的年轻人。
Learning to Give是支持K12慈善教育最全的资源库,它涉及到不同学科、年龄段,并且针对家长、老师、学生都有相应的资源。在资料的类型方面,有研究报告、教案等等。最特别、也最可贵的是,所有教案都是老师自己撰写的。这些资源是自下而上的,便于老师们的相互借鉴。LTG拥有一套标准的模板、一套标准的流程。LTG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公益素养教育需要从老师入手,然后流程标准化。
接下来是一个家庭参与的案例。在美国,很多孩子面临和中国孩子一样的问题,就是很多公益组织无法支持未成年或者14岁以下的孩子去参与公益。这个案例是一位教育学博士所创立的一个组织,试图解决低龄儿童参与公益的问题,调动家庭带领孩子参与到公益当中。他们以阅读为抓手,基本每个议题里都有丰富的书籍推荐。他们也有一个平台,几大城市里的志愿服务的机会都可以在上面发布。
最后一个案例是犹太青少年慈善教育,Honeycomb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犹太青少年慈善的特点是以犹太价值观为内核。犹太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也会发现,这些价值观在青少年下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流失了,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公益慈善,能够让青少年和犹太价值观产生联结。犹太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属性非常强,这跟犹太人重视教育密不可分。他们的慈善项目,往往以研究为基础,大量运用专业的教育工具和教学手段。
最后,我从个人的角度分享对趋势的观察。首先,我观察到从公益领域发端的青少年慈善教育项目,影响力似乎在下降,反倒是在教育领域发端的一些项目,呈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很多学校和教育者,越来越重视让社会议题进入校园。其次,我观察到,最近这两年,青少年公益参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青少年对社会议题的关注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社会公正上,而且他们非常善于运用数字工具;同时,由于网络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他们的公益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无论是志愿者来源还是服务对象,很容易就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青少年公益参与,有了变化,我们做公益教育也需要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顺应大趋势,支持青少年公益的发展。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