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汇聚出健康发展合力 助力昆明夜间经济更璀璨

2024-09-03 07:12: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汇聚出健康发展合力 助力昆明夜间经济更璀璨流光溢彩的夜晚,车辆川流不息,商圈人流如织,人们三两成群奔赴城市综合体、步行街和文化场所,感受夜光笼罩下昆明的美丽和温情。

  “越夜越美丽”的经济形态正借着人们的脚步和舌尖,热烈地铺开,完成一次线上线下的广泛融合,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正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夜间经济不仅仅是单一的夜市,多业态有序融合的夜间经济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源泉,考量的是发展眼光和管理水平。如何让夜经济脱离单一的夜市思维,从业态构成、服务运营乃至精神引领上,共同汇聚出健康发展的合力?

  对此,昆明市各级各部门已经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逐步在昆明璀璨的夜空下营造进阶版的“诗和远方”。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开元棋盘。”夜宵起于宋代,盛于宫廷,美于每个孤独的、需要烟火气的心灵。无疑,这是中国夜经济最古老,也是最有趣的结合点:一手,托着蒸蒸日上的经济;一手,托着风尘仆仆的灵魂。

  一千多年后,古老的四合院、光滑的青石板路依然还在,却多了精致的书店、醇香的咖啡、美味的食物。都市的繁华与历史的积淀,让南强街和昆明老街两条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昆明的城市名片。

  晚上10点,在南强街,餐馆和酒吧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坐在街边的休闲藤椅上,伴着餐厅流淌的音乐,或舒缓或激昂,人们放松心情,感受美丽夜色。

  这个时间点,主味小猪蹄的店主王女士才和丈夫吃完晚饭。在她看来,小吃代表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底蕴就在小吃上。几年前,南强街提升改造后,王女士成为这里第一批入驻的商户。

  “之前这条街除了酒吧,其他商铺差不多9点就关门,经营不下去转让的也很多。今年政府提出打造夜经济,这条街也被规划为文化美食创意集市,有了这样的支持,让这条街上的很多商户看到希望。这几个月以来,街上的店铺关门时间越来越晚,10月底开街仪式过后,估计我的店铺关门时间会到12点。”王女士说。

  王女士做美食已经有19年了,从一开始做豆花、天麻三七鸡,到现在的猪蹄。王女士一直以老昆明人的执着,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被南强街提升改造后的环境吸引,王女士决定来南强街开店,推出具有昆明特色的猪蹄。在卖猪蹄前,王女士走遍了昆明所有的菜市场,也去了屠宰场,寻找合适的猪蹄。

  随后,王女士在家里研制了一年,做出不放味精、兼具口感又能解腻的小猪蹄。“经过查资料、找专家咨询和反复研究,我在猪蹄里加入一些中药材,这些中药材相互之间不会冲突、又能缓解猪蹄油腻的口感。不同于成都、武汉的猪蹄,把昆明人不温不火的感觉融入到猪蹄回甘、回甜、微辣的味道里面。”王女士说。

  才开始做猪蹄的时候是18元一公斤,现在食材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加上每个月2万多元的房租、人工费,很多人都劝王女士改行去做其他事。

  “今年,‘夜经济’这个词经常出现,我觉得我应该继续坚守下去,因为一条街上总要有几家老字号的店。也是因为这家店,让我和很多外地来昆的游客成为朋友。今后,我也会继续坚守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推出有本地特色的健康食物,向更多的游客展示昆明形象。”王女士对前路充满希望。

  晚上8:42,刚蹬完动感单车的周琳娜把自己大汗淋漓的照片发布在朋友圈里,配上文字:“从今天开始打卡,我的健身之路!”几分钟后,得到了10多个点赞。

  晚上9点,呈贡七彩云南第壹城的一家拳馆内,晚间搏击塑型班的学员刚刚下课,和教练互道晚安。“现在很多上班族白天没有时间健身,就选择在下班后参加体育活动,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身心愉悦,为一天画上句号。”拳馆负责人苏先生说。

  用户数超过2亿人的著名运动健身类App“Keep”,曾发布数据:有超过五成的跑者,选择了在晚上8点到10点进行锻炼,并通过社交功能告诉别人:我正在锻炼。

  在位于滇池路的一家养生馆里,马燕梅和朋友一起预约了晚间的背部服务。“除了周末,平时白天没有时间,所以我选择下班之后,给身体做一个,卸下一天的疲惫,让身心彻底放松。”马燕梅说自己一周要来一次养生馆,一般选择背部经络、面部保养等项目,一年花费6000多元。她告诉记者,这家养生馆晚上生意很好,不仅是周末,周一到周五6点到9点时段都需要预约。

  王倩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3岁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感受到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却又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和技巧指导。所以报名了“P.E.T效能培训”,到工作坊去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上课的时间是晚上6点到8点半,一起参与培训的还有7个人,有的是全职妈妈,也有的是和王倩颖一样的上班族。“或许是因为想到晚上时间紧凑,我的大脑接收到了信号,于是变得更加聚精会神,学习效率也比白天更高。”王倩颖说。

  晚上8点半,在一二一大街云大附中旁,一家取名“知享24小时”的自习馆里,几十个座位上坐满了附近学校的学生们。他们在一个个隔间里看书、做题,互不干扰。“晚上在宿舍里看书,总忍不住和室友聊天,来这里就好了,可以静下心来。”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收费是单人自习15元/小时,双人自习40元/小时,研讨室120元/小时。夜间比白天收费多一倍,还需要提前预约。

  张云生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地地道道的老昆明。在他的记忆中,30年前的昆明夜市满是烧烤的味道。“那时最热闹的是红旗电影院一带,约着朋友看完电影出来,就到祥云街那边吃烧烤。”张云生说,那时很多人看到烧烤生意这么好,都纷纷跑出来摆摊,热闹是热闹了,可是环境却没那么好。有的摊主从家里拉根电线点个灯泡照明,夜夜烧烤不断,整条街道都被烟熏火燎烤出了“油味”。

  30年过去了,张云生记忆中的街巷早已换了面貌,昆明的夜生活已今非昔比。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00后们,正以新方式享受夜的美丽。

  网名“雪见”的陈小姐,是积极的传统文化推行者。在下班之后,她偶尔会约上爱好汉服的“同袍”,盘起长发,簪上朱钗,穿上飘逸的长衫、襦裙,一同到南强街、昆明老街“喝茶、听戏、觅书香”。“一开始很多人用不理解的眼光看我们,我们也不自在。但是走到老街这边,感觉自己的装束和周围的老建筑融为一体,自信就被点燃了。”从此以后,雪见和朋友们一发不可收拾,把南强街和昆明老街当作日常汉服聚会的地点,渐渐地,她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和理解这种文化形式。

  “昆明老街有很多特色餐厅、咖啡吧,非常方便,还有开到晚上10点多的东方书店,充满了文化氛围开元棋盘。”不久前,雪见还和朋友们一起到马家大院看了一出庭院版《牡丹亭》,她说在夜幕下听着古典的乐曲,看着周围同样身着汉服的人们,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理想中的夜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可以热闹欢愉,也可以静品月色,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夜晚。”

  以前人们喜欢吃烧烤、大排档,如今大家热衷于去咖啡吧、茶餐厅等餐饮场所;过去夜间文化消费可能就是看电影,如今则是更多更高的文化体验需求。

  踏着青石板路,到古老的四合院里听一出戏;在精致的书店里打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品着醇香的咖啡、美味的食物,都市的繁华与历史的积淀,让南强街巷和昆明老街两条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昆明的城市名片。

  夜间经济成了都市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增长点。为此,昆明各主城区加大工作力度,纷纷推出措施,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五华区出台了《五华区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工作方案》,五华区政府计划在今年内建设南强街区、昆明老街两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通过环境改造和业态提升,以及完善基础配套等措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高品质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强力助推全区夜间经济的新发展。

  盘龙区重点推进特色餐饮、商旅观光等业态领域,满足夜间消费需求。重点围绕夜间游客集中、市民活动集聚、创业创新活跃、对周边居民生活没有明显影响的区域,发展特色街区和特色商品销售。重点引导夜间经济向有条件延时经营的景点、有文化底蕴的街区发展开元棋盘。下一步,盘龙区还将开展夜间经济试点和夜间经济街区认定管理工作……

  记者了解到,主城区各相关部门正在继续完善夜间经济街区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改造提升、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配套设施;鼓励街区开展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购物环境等消费体验评价;做好地面公交运输基础保障,统筹解决片区静态交通保障;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对夜间经济街区经营主体准入简化审批程序。种种措施,正在逐步规范和促进夜间经济,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安全、便利、整洁的良好体验,让昆明的夜色更加璀璨夺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