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燃健身:互联网如何让传统健身“燃”起来

2024-08-23 19:30:4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燃健身:互联网如何让传统健身“燃”起来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越来越多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成为了创业的新蓝海。大至金融体制的升级,小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新技术、新思想的广泛运用,不仅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效率,也惠及到了几乎每一个普通人。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

  同时还有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互联网+”正由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慢慢延伸到了大众生活的非物质层面,比如教育、医疗、运动健身等方面,这也符合那个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曾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运动人口占总人口比数只有18.3%,其中26-55周岁的仅有4.94%,而美国这一比例则高达75%。而现在,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全面健身理念的深入,大众在运动健身方面的消费支出无疑会大大增加。

  互联网与传统健身行业的不断融合,创新出了健身O2O等服务模式,不仅为消费者解决了场馆、课程、教练的购买预约难题,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健身服务,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健身成本。

  这是传统健身行业的黄金时代,也是投身于此的互联网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在诸多健身O2O创业项目中,有一款叫“燃健身”的APP显得尤其特别,它采用“按次付费”的模式,让用户体验“滴滴打车式健身服务”,从年初上线至今,累计融资已经达到1500万美金。

  燃健身的创始人王浩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曾是天猫创始团队成员,也担任过任美丽说高级副总裁。同时,他也是一个减肥15次都失败的胖子。2015年初,王浩开始第十六次减肥,并创办了燃健身。“燃”象征燃烧脂肪、点燃热情,这个取名容易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而真正让产品“燃”起来的,则是它的模式——“按次付费”。众所周知,预付费办理年卡一直是传统健身行业的通用模式,对于健身房而言,这曾是绑定用户的最佳手段。而对于用户而言,这种绑定却意味着“不自由”。年卡意味着无论这家健身房的体验如何,既然钱花了,就不得不来;假如用户长期出差或者搬家,虽然没有去健身,期间的费用也是不能退回的;同时,用户失去了体验健身房的机会,除了再付出额外的费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年卡模式缺乏互联网思维。

  “用户有按次付费的需求,因为它的自由度很高开元棋盘。”在王浩看来,按次付费是一种理性消费,这让用户在第一个环节就没有心理压力。

  燃健身另一个优势是“滴滴打车式健身服务”。燃健身APP里提供了精准的、格式化的商品信息,如课程名称、教练、教练资质、时间以及课程价格等信息。这样的设计让用户成为了主导者,首先它是按需定制的,给用户提供最需要的服务;其次是便捷性,用户可以直接线上下单、一键预约,不会再出现到健身房排队的情况。

  燃健身像一个健康管理的“管家”,饮食记录、摄入建议、运动管理一应具全。此外,王浩还给其注入了健身社交的元素。在这里,用户可以像Facebook一样的状态展示健身心情、美图,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健身伙伴。的确,健身不应该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否则是很难坚持的。

  对于B端商家而言,燃健身平台也很有吸引力。首先,商家通过课程的线上化,可以提前预知健身和上课人数,使得场地和课程安排更有计划性;其次,随着用户人数和使用频次的增加,商家可以掌握更精确的用户画像。利用这些数据,不仅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务,也可以预测某个时期的健身消费趋势。

  为了覆盖更多优质商家,燃健身的地推人员在全国各地当面核实场馆设施、环境和教练资质,并录入系统。王浩透露,目前签约商家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发布了4万+课程,8月份日订单量接近6000单开元棋盘,这些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开元棋盘。他希望在今年年底,签约商家可以突破3万家,扩张至11个城市。

  比如以健身社交化为卖点的火辣健身。比如火辣健身的用户定位是为年轻白领打造教学和社交的移动健身产品。它的产品策略是“交友第一,健身第二”,因为社区里的妹子往往颜值高身材好,有人评价说,这款APP其实要做的是健身领域的“陌陌”。与之类似的Fittime,则通过专业的健身视频,让用户在家里进行健身训练。它通过“打卡必须发图”的强制性功能设置,保证社区里不断出现图片内容。某种意义上讲,这两款产品都只做到了一半儿的“互联网+”,因为没有形成线上线下服务的闭环。

  另一种模式是以全城热炼、小熊快跑为代表的月卡销售模式——包月收取99元的费用,国外的ClassPass则是这种模式的先驱。它们的盈利模式是赌一部分给了钱的用户月均健身次数少于3次,以此从中赚取差价。这种包月服务本质和健身房年卡模式一样,是在赚懒人钱,只是相当于把会员从健身房转移到了自己的平台。与这两家合作的健身房似乎意识到了这个威胁,最近就掀起了联合全城热炼、小熊快跑的运动。

  这个行业里还有一个产品容易被忽视,那就是百度直达号。连接用户和3600行的服务是百度移动时代的战略,自然也就包括了运动健身。比如一些连锁健身企业通过开通直达号,帮用户实现在线预订、实时了解场馆动态等功能,直达号相当于帮助每个场馆建立了自己的APP。百度的核心诉求是扩大自己地图、支付等产品的使用场景。但存在但缺陷是产品的模板简单,合作的商家还比较少。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燃健身的模式对B端商家更为友好,因此接受度是最高的,不少参与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的健身房,依然选择和它持续合作。燃健身的目标是成为健身行业的滴滴快的,它同样按照用户下单的次数给健身房补贴,为用户尽可能提供低价。按照王浩所说的8月份日订单量接近6000单,营收600万,补贴100万左右。

  对于盈利模式,王浩已经有了自己的考虑,未来燃健身可能不需要通过课程来收费,而是从健身周边来盈利,如健身设备、营养补给等。他还透露,自己的团队在秘密开发一款可穿戴设备,在功能方面会超过市面上的手环。在我看来,燃健身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二者天然距离健身服务很近。而目前的智能穿戴市场红利巨大,仅小米手环的销量就超过600万台,一些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00亿人民币。

  从目前来看,“互联网+”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应用新思维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而不是盲目的颠覆过去,这也是国家对其大力倡导的深层次原因。互联网健身和传统健身行业也是这样的关系,只有先充分的融合和拥抱,才会有产业升级和增值的可能。燃健身也应该意识到,烧钱赢市场的模式并不能持久,与成千上万的线下商家携手推进服务升级,才是能否“燃”起来的关键。

  我的文章还将发布到百度百家、新浪科技、腾讯科技、网易科技、搜狐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虎嗅、钛媒体等数十家网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