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开元棋盘体育教育学院

2024-08-30 10:16: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开元棋盘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共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具有运动健将等级的教师22人。分设田径教研室、体操教研室、游泳教研室、乒乓球教研室、体育理论教研室五个教研室。体育教育专业开办于1958年,是天津体育学院最早开办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为天津市一流专业(2019年),国家级一流专业(2019年),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

  学院设有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学校体育研究中心、天津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天津市游泳科学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有体育教学法、体育课程论、体育与青少年健康促进、运动学习与运动表现、运动技能评定、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等。

  学院在校生共1910人,其中本科生1373人,研究生537人。学院广泛开展文化、艺术、科技等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体育健康科学学院、中国香港教育大学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为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创新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模式,2022年天津体育学院锐意改革,成立了运动训练学院。

  学院领导班子勠力同心,确立了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专业学位点建设为引领,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特色,着力培养集竞赛,训练,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

  目前学院拥有本硕博学生共计954人,下设7个专业教研室,涵盖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藤毽球,摔跤,柔道,跆拳道,棒垒球等项目及体能及运动训练学系统课程。拥有70名学术科教师,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6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习总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初心使命、在新时代体育强国路上,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不懈奋斗。

  1993年,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对高等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天津体育学院在国内率先论证、创办社会体育专业。1994年经申报获教育部批准,天津体育学院设立目录外试办专业------社会体育专业。1995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体育系,当年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1997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按照2017年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要求开元棋盘,天津体育学院原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天津体育学院是全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创造者,同时为我国其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立提供了最初的办学模式和思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天津市评为“市级品牌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国家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社会体育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3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3人。现有学生622人,其中博士生15名,硕士研究生120人,本科生487人。学院下设社会体育理论教研室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教研室。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一个本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专业。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高校全民健身研究智库)挂靠社会体育学院,实施校院共建。

  三十年来,大批优秀毕业生不断涌现,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后,社会体育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响应习总号召,凝心聚力,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专业建设事业中,为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厚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渊源于1958年建校之初的武术课程。1976年武术单独成立教研室,2000年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系,全国范围内进行本科生单独招生,2002年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更名为武术系;2013年5月武术系更名为武术学院,2018年合并成立体育文化学院,2013年天津体育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作为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至此,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连贯培养体系;2022年8月成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设有教学单位有武术套路、搏击与养生两个教研室,承担了全校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体育养生、舞龙舞狮、中国式摔跤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天津体育学院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以文化传媒、舞蹈艺术与国际教育为平台,拥有新闻学、舞蹈学、英语三个本科专业和体育舞蹈学、体育口述史两个体育学一级学科自设学术型二级硕士授权点以及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学院形成了“博学、笃行、励志、创新”的优良学风,积极推动文化传承、艺体结合、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理念,突出体育、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协调发展特色;立足“京津冀”,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播战略;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应用型优秀人才。

  学院先后荣获天津市文明单位、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天津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首开先河,于2001年在全国14所体育学院中率先设置舞蹈学本科专业。舞蹈学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同时,舞蹈学、新闻学专业被评为“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项目”、“天津市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天津市教委“十三五”综合投资建设项目。学院拥有与天津市委宣传部联合“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以及中国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等一批省部级、校级研究中心;拥有市级精品课和市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出版专业教材1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学院建有300平米专业体育演播室、融合媒体实训室、智慧云语音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室以及国内先进的专业训练场馆、智能教室等。各专业签署校外教育实习、实践基地10余个,先后培养了3000余名学生。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展演、体育竞赛,近三年共获得100余项全国竞赛的冠、亚、季军佳绩。

  学院经过20余年的建设,打造了一支包括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博士、德艺双馨优秀教师、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教师、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等在内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学缘丰富、专业实践水平高超、能力较强的优秀师资队伍。学院共计教职工59人,下设党政办公室、国际教育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四个专业教研室(新闻与传播、舞蹈、英语、体育文化与艺术),其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国家级职业选手7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合计近千人。

  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未来将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科交融、搭建体育与艺术、体育与文化学科专业交叉发展平台,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有用之才。

  运动健康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78年先后设立的体育生物科学理论班和基础理论课部。历经40余年发展,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等综合实力逐步攀升。

  学院秉承学校“七位一体”的育系,现设有运动科学(天津市一流专业)、运动康复(国家级一流专业)、康复治疗学3个本科专业;运动科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与健康管理学3个硕士学位点;运动科学与运动康复学2个博士学位点,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下设运动科学教研室、运动康复治疗教研室,拥有天津市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学生体质监测中心,下辖运动生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运动康复等高水平科研实验实践平台。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践行“三全育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体育健康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实验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8%;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8人。

  学院始终秉承老一辈专家“求实严谨”的学风,致力于专业和学科高水平建设并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多项,发表一大批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此外,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天津市和学校的需求,充分挖掘潜力,从科技助力奥运、科普宣传等度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科技惠民能力,形成品牌效应。

  学院继承鲜明的学科特色,突出自身优势特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发展,持续推动体医融合、体卫融合,积极探索运动促进健康的新路径,为加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培养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应用型专业称号。学院招收体育管理专业硕士和体育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

  学院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正在打造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经验丰富、规范严谨、富有朝气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团队。全院共有教职工31人,专任教师2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1人(35.5%),中级职称教师14人(45.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48.4%),研究生导师10人(32.3%)。多位教师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学院还聘请多位知名专家教授、业界精英作为兼职教师。

  学院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下设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实验中心三个实验平台;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天津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天津市体育政策研究中心四个科研平台。

  “全国体育院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体育局主办,天津体育学院联合3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并由我院承建;“天津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由天津市体育局和天津体育学院共建;“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揭牌成立,力求打造成国内高水平、有特色、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青少年体育研究智库。

  学院贯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实践,注重提高学生就业创业与创新能力。学院设有学生会、体创平台学生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搭建自我锻炼与提高的平台。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健身俱乐部、体育产业开发公司、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

  教育与心理学院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为办学目标,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以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为优势,以师范类专业建设为核心任务,现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和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5个二级学科学位点,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点,以及体育心理学博士二级学科学位点。现有在校生共464人开元棋盘,其中本科生399人,研究生6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教师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其中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优秀党员1人,1人获得教育部特教园丁奖,1个教师党支部获得天津市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称号。教师中有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分会委员、秘书长,有天津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等多人在国内学术组织兼职。

  学院现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四个教研室;以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残联批准投资建设的特殊教育实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二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近年来,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开元棋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体育运动心理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学一级学科获批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培育学科,特殊教育学科获批天津市特色学科群;特殊教育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学》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体育运动心理学》获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1项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心理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天津市教学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团队称号,特殊教育团队获批天津市创新团队。心理学科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挂靠单位,与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心理学会合作,创办了《亚洲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英文期刊)。

  现有教职工54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9人,具有副高级职称8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70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3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8人,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7人。学校现有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3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3人。

搜索